宁波报考指导

首页 > 国家公务员考试 > 报考指导

国考公务员官网_浙江公考

浙江华图 | 2022-11-25 10:42

收藏

  【图书课程】【直播网课】【联系我们

  国考相关概念

  研究生或共产党员报考,是否更有优势?

  答案是否定的。虽然有些岗位要求共产党员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才可以报考,但在考试

  过程中其优势并不明显,尤其很多同学担心面试时遇到学历比自己高的竞争对手,其实考官

  对考生个人信息一无所知,因此不会出现偏袒行为。以研究生与本科学历对比为例:

  ①从公务员考查方向来看:公务员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,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是专业研究

  性人才,备考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知道,公务员考试科目涉及到的知识范围非常广,而题

  目本身并不很难。从这方面来看,研究生虽然学历较高,也不能代表能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有

  优势。

  ②从公务员职位吸引力来看:相比本科生来说,研究生的就业选择更多,就业方面更有

  优势,公务员这个稳定且有福利的工作对其吸引力就不如本科生,这就可能会动摇备考决心。

  部分本科生就业几年后,发现企业工作辛苦,收入又比不上研究生,在现实压力下选择报考

  公务员,备考更为坚定。

  ③从公务员考试职位来看:国考职位表中,大部分岗位都是要求本科学历,而报考的考

  生也以本科生居多,从报考人数来看,本科生多于研究生,最终录用的人当中,必然也是本

  科生较多。

  ④从职位选择策略上来看:选报职位时,大家都会设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,比如

  学历、政治面貌、工作经验等,都会首选自己能达到的最高标准,研究生多会选报学历要求

  是“仅限研究生”或“研究生及以上”的岗位,本科生也会倾向于选择“仅限本科”或“本

  科及以上的岗位”,如此一来,研究生和本科生各方群体都有自己的“主战场”,所以,面

  对的竞争形势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。

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目前官方公告,因各地疫情影响笔试考试时间延期,暂未通知重启笔试时间,对于备考不充分的考生来讲是一次补充备考知识的好机会,已经充分备考的同学也不能松懈,在备考同时充分关注官方信息。

  >>>考情考务

  笔试

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2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

  验》和《申论》两科,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,特别是用

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。其中,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。公共科

  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,包括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(简称行测)与《申论》两个科目。按

  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、市(地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

  和行政执法类职位,共设置三类试卷。

 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 5 个科目。

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 120 分钟,满分 100 分。其中,省级(含副省级)

  以上试卷共 135 道题,市(地)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 130 道题,缺少的五道题为

  数量关系题。

 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 180 分钟,满分 100 分。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

  材料,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,但材料数量、题型、题量大致相当,

  材料主题比较接近,只是省级以上(含副省级)试卷难度略高于市(地)级和行政执法类试

  卷。

 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,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,例如

  银保监会、非通用语职位、公安类职位等

  >>>国考备考练习题

  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,是文明发展的尺度。从古老的丝绸之路、茶叶之路、香料之路上经贸交往的互通有无,到新时代“一带一路”“两廊一圈”等合作建设的开展,亚洲各国为实现互通发展,战胜挑战,克服困难和艰险。文明交融促进了亚洲国家生产力的发展,打破了民族的原始闭关状态,亚洲人民借此开阔了眼界、建立了友谊、收获了富足。在相互影响、相互交流、相互融合、相互建构的文明互动中,东方文化也与西方文化包容共进,不断迈向人类进步新阶段。“光明来自东方”这句古希腊谚语正是对东西文明交融成果生动而诗意的说明。

 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:

  A、交流互鉴,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

  B、文化交融,亚洲生产力发展的动力

  C、“一带一路”,文明传播的通道

  D、包容共进,构建东西方文明互动

  答案:A

  题目解析:

  文段开篇提出观点“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,是文明发展的尺度”。接着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和新时代的“一带一路”“两廊一圈”的例子进行论证,强调交流互鉴对发展的积极作用。最后通过一个谚语强调东西文明交融成果,即再次论证首句的观点。所以文段是典型的“总—分”结构,标题是主要内容的精简表述,即标题要简要体现首句的内容。观察四个选项,A选项最符合文意。

  B“亚洲”对应举例的部分内容,非重点,排除。

  C“一带一路”是举例部分的内容,非重点,且没有提及核心话题“交流互鉴”,排除。

  D“包容共进”“构建...互动”是论证部分的内容,非重点,排除。

  故本题答案为A。

  原文出自:《交流互鉴,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》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